
甲狀腺結節原因是什麼?1~4公分甲狀腺結節的如何處理?
10 月 7
甲狀腺結節幾公分要開刀?1~4公分都要手術嗎?射頻消融術縮短術後恢復期!
10 月 22甲狀腺超音波檢查結節大小,TR1~TR5報告判讀技巧,醫師來解析
關於甲狀腺超音波
甲狀腺超音波是什麼?
甲狀腺超音波是一種安全、無痛且沒有輻射的檢查,醫師會在脖子塗抹凝膠,再以高頻音波探頭掃描,即時顯示甲狀腺與周邊組織的影像。
透過甲狀腺超音波,可以觀察甲狀腺的大小、形態與內部結構,並評估血流情況,偵測是否存在結節、囊腫、鈣化或其他異常變化,同時也能檢視頸部淋巴結,協助判斷是否有惡性病灶。
甲狀腺超音波費用多少?去哪照?
甲狀腺超音波費用是健保給付,通常在健檢時可以一起做。
若頸部有異狀,或有甲狀腺結節家族史,應至內分泌科、耳鼻喉科、一般外科、放射科影像介入治療門診,進一步檢查,由醫師評估合適的診療方案。
甲狀腺超音波能檢查什麼?
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,可獲得以下甲狀腺構造的詳細資訊:
- 甲狀腺結節的具體位置、數量、結構與大小:結構分為實心、囊性(內部為液體)與混合性結節。
- 甲狀腺結節的形狀與邊緣:可判斷形狀 (圓形、橢圓形、或不規則形)以及邊緣 (是否清晰或有侵犯周圍組織、淋巴結的跡象),其中不規則形狀、邊緣異常需進一步檢查。
- 回聲:不同密度的組織對音波的反射和穿透程度不同,影響回聲的顯示結果;良性結節呈現均勻的低、中回聲,而惡性結節為不均勻的低回聲。
- 血流:利用音波頻率變化來測量血液的流動速度;惡性結節常見內部血流較多。
- 其他異常:可檢測甲狀腺是否有異常腫大、鈣化現象。
甲狀腺超音波會痛嗎?
甲狀腺超音波是一種非侵入性、無輻射線的醫學影像檢查,因此患者在檢查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或不適,僅需要檢查更深層的部位時,可能會感覺到輕微壓迫的感覺。
- Kapral N, Khot R. Thyroid anatomy and ultrasound evaluation. Tech Vasc Interv Radiol. 2022 Jun;25(2):100818.
- Wong KT, Ahuja AT. Ultrasound of thyroid cancer. Cancer Imaging. 2005 Dec 9;5(1):157-66.
- Sheth S. Role of ultrasonography in thyroid disease. 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. 2010 Apr;43(2):239-55, vii.
甲狀腺超音波大小怎麼看?
依據美國甲狀腺協會提出的ACR TI-RADS分級標準,按照結節質地、回聲強度、形狀、邊緣是否規則、鈣化情形進行評分,此分數可協助醫師判斷結節的惡性風險及細針抽吸檢查的時機點。
若依照結節大小與ACR TI-RADS分級共同評估,以下為各級的建議處置方式:
甲狀腺結節小於1公分:
- TR1-TR4:觀察與定期追蹤。
- TR5:疑似惡性通常建議追蹤;若伴隨壓迫症狀、淋巴轉移或高危險因子,會評估是否穿刺或手術。
若為惡性腫瘤在傳統上建議手術切除,但對於無法或沒有意願手術的病人可以用射頻消融 (RFA)作為替代的微創治療。另外近年研究顯示惡性腫瘤但沒有擴散疑慮,可積極追蹤必要時進行檢查。
甲狀腺結節1-3公分:
- TR1-TR4:若有壓迫症狀或診斷為良性結節,可考慮射頻消融 (RFA)微創治療。
- TR5:惡性仍以手術切除為主,但因個人身體、心理因素無法手術,可與醫師討論射頻消融或甲狀腺動脈栓塞術 (TAE)是否可作為替代療法。
甲狀腺結節大於4公分
- 不分級別建議手術切除,其中結節若為良性,可使用多次射頻消融或甲狀腺動脈栓塞術,後續搭配射頻消融作為治療。
ACR TI-RADS分級
| 分級 | 惡性風險 | 分數 | 結節特徵 | 建議檢查項目 |
| TR1 | 良性 | 0 | 結節無異常特徵 | 無需處理 |
| TR2 | <2% | 2 | 結節邊緣清晰,回聲均勻,高度懷疑為良性 | 定期追蹤 |
| TR3 | <5% | 3 | 低風險結節 (形狀規則,回聲均勻,少量血流) | ≧2.5公分建議細針抽吸檢查 ≧1.5公分建議定期追蹤 |
| TR4 | 5-20% | 4-6 | 中等風險結節 (回聲不均勻,有血流增多,邊緣不規則) | ≧1.5公分建議細針抽吸檢查 ≧1公分建議定期追蹤 |
| TR5 | >20% | ≧7 | 高度懷疑為惡性結節 (低回聲、邊緣不清晰、血流增多、鈣化現象) | ≧1公分建議細針抽吸檢查
≧0.5公分建議定期追蹤 |
甲狀腺超音波檢查報告怎麼看?
甲狀腺超音波報告中常會出現一些醫學術語,代表的意義可以協助判斷結節的性質,可作為後續追蹤或治療的依據,以下為常見的術語:
| 特徵類別 | 良性結節 | 惡性結節 |
| 回聲註一 | 無回聲、同回聲、高回聲 | 低回聲或極低回聲 |
| 形狀 | 橢圓形、寬大於高 (橫向長) | 高大於寬(垂直方向生長) |
| 邊界 | 平滑、規則、清楚 | 模糊、不規則、鋸齒狀或外擴 |
| 鈣化 | 無鈣化、粗大鈣化 | 微小鈣化、邊緣鈣化 |
| 結構 | 囊性或混合性 | 實心 |
| 血流 | 周邊血流豐富、內部血流少 | 內部血流增多 |
| 淋巴結 | 無腫大、外觀正常 | 頸部淋巴結腫大、無明顯門區註二 |
註一:回聲是指超音波遇到組織後反射回來的波長,無回聲為影像全黑,表示結節為液體 (如囊性);低回聲為結節比周圍甲狀腺組織反射的聲波少,圖像上較暗;等回聲表示結節的影像亮度跟正常甲狀腺組織差不多;高回聲顯示結節反射聲波多,影像上較亮。 註二:門區是指淋巴結的的血管、淋巴管的出入口,若為正常、良性的淋巴結,可在超音波影像中看到高回聲門區 (典型亮點);若無明顯門區表示以被腫瘤細胞取代或破壞,有轉移的可能性。
甲狀腺超音波多久做一次?
甲狀腺超音波要多久檢查一次,其實沒有固定的答案,要依照每個人的狀況來決定。
若檢查發現有結節,醫師會根據結節的超音波分級(TI-RADS)、您的身體狀況、家族史以及個人意願,來安排追蹤的時間。
TI-RADS無穿刺下建議追蹤頻率
| 分級 | 建議追蹤頻率註一 |
| TR1 | 無需常規追蹤 |
| TR2 | 無需常規追蹤 |
| TR3 | 結節≧1.5公分建議以1、3、5年進行追蹤 |
| TR4 | 結節≧1公分建議以1、2、3、5年進行追蹤 |
| TR5 | 結節≧0.5公分以每年追蹤一次,共5年。 小於0.5公分,不用過度追蹤以免焦慮 |
註一:追蹤頻率應根據個案情況調整。如果有疑慮,應該視情況安排提早回診。
需要注意的是,即使穿刺檢查結果為良性,也不能掉以輕心。若在追蹤過程中發現結節短時間內快速變大(長度與寬度各增加超過 20%,或體積增加超過 50%),出現新的不舒服症狀,或是影像看起來有惡性的特徵,都建議不要等到原本預定的追蹤時間,最好提前回診,讓醫師再幫您評估。
作者:陳建瑋醫師
陳建瑋醫師為放射科專業醫師,熟悉甲狀腺結節的治療方式,精準治療為患者保留甲狀腺功能與外觀!




